两个中国馆:从“官帽美学”到“希望的田野”
作者:艾侠     来源:网络

世博会的国家馆,历来是展示一个国度建筑文化的重要载体。从全世界范围看,没有人会怀疑中国文化在世界大历史中曾经的辉煌,但对于当代中国设计所能企及的深度,却往往持有不同的意见。如今,中国馆作为一个敏感的建筑话题,与人们对中国创造所期待的理想距离,耐人寻味。

回顾2010世博会为城市留下的硕大纪念物,位于上海浦东的中国馆(现名中华艺术宫)最初的设计概念是华夏鼎器叠篆文字的结合,却不幸被巨大的钢结构斗栱托成国家权威的象征。出于东道主所在地的特殊身份,它不仅违反了世博建筑普遍遵循的临时性原则,也突破了世博场馆应有的尺度限制(中国馆被规划为一座永久建筑,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是一般展馆的10-20倍,由何镜堂院士领衔的华南理工大学与清华大学联合设计团队设计)。从参观体验上说,上海世博中国馆犹如庞大的华盖,把一种压迫性意志强加给到访游客,宛如一顶被染红的官帽置于祭台,供世界民众朝拜。正是基于这样的特征,设计概念中原有的亲民性也随之转变为拒民性,呈现着一种尴尬的语义错位。

这是一份让人担忧的文化现实。作为代表国家语义的建筑,2010上海世博中国馆的文化符号诚然大气庄重,却过于直白地强调永恒和体量,矗立在充满设计智慧的世博园区,反而显得不那么自信,也不那么人文。时至今日,这座建筑的巨大空间依然无法被各种牵强附会的展览填满。

五年之后,另一座中国馆将在2015意大利米兰世博园诞生。这座饱受猜测的建筑,蕴涵着一个不变的命题:中国文化将以怎样一种自我认同的姿态展示给世界?今年2月,中国国家馆的设计竞赛经过多位一线建筑师的多轮角逐,最终由清华大学联合团队获胜(主持建筑师陆轶辰是中国新生代青年建筑师的代表人物之一,在纽约开设自己的事务所)。米兰世博会的主题是滋养地球,生命的能源。中国馆的中标设计方案巧妙回应了这一主题:整座建筑以起伏有致的形态漂浮于一片生机勃勃的稻田之上,犹如希望的田野,诠释着生命的观念。

与上海世博中国馆不同,米兰世博会的中国馆严格遵守了世博建筑应有的临时性原则,也放弃尺度宏大的空间叙事。这座建筑的体量不到5000平方米,但它自身的有机形态和生长特征,表现出与大地紧密多相的联系。在中国性的表达上,米兰中国馆也采取了截然不同的策略:首先,稻田景观即为对大地的尊重,源自中国古代农耕文化的传承;其次,颇有创意的屋顶形制,源自古代抬梁式木构屋面的建构关系;透光竹编板材作为屋面和表皮材料,具有较强的环保性,其层叠工艺与中国古建筑的有相通之处。从世俗的意象上说,建筑南北向的投影与中国文化的龙形图腾也有暗喻关系,象征中国未来的起舞的希望。

更可喜的是,米兰中国馆彻底抛弃了中国红的色彩定位。被滥用的红色元素在20世纪上升为主流意识形态符码,虽然中华红其实是一组伪概念——红色显然不是华夏民族的专利,红色崇拜曾广泛存在于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古印度等世界古老文明之源。而在上海世博中国馆,时尚的文化口红被喜庆地涂抹在灰色单调的城市面容之上,成为一个时代的粉饰印记。

米兰中国馆以一种微澜的姿态,凭借高度景观化的形态特征,激发着人与场所无限微妙的情感互动——“在这里,中国文化不强加给人任何意志,这一次,我们朴素友好地让大家感受彼此”——这才是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国家应具备的气度。

两个中国馆,一坚一柔,一重一轻,都是中国人自己设计、自己选择的方案,折射出短短五年之间,中国文化与世界舞台之间的潜变图景。但愿我们在上海世博会官帽美学中经历的缺失和遗憾,能够在米兰希望的田野上得到赞誉和补偿。


场地和城市区位


1 [2] [3] [4
理论分析
资讯推荐
专题推荐
观点推荐
机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