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细部
这座建筑的裙房和塔楼相互融合,但各自拥有独立明确的入口,平面布局中对内和对外的区域也有所分开,未来可以根据功能的需要将各个入口连接起来。所有一站式的公共服务功能都设置在底层。具有80米长的柜台和1500平方米的公共等候和填表区域。专用的地下停车场电梯厅和楼梯为人们进出公共服务大厅提供了方便。办公区设置在服务柜台的后面,具有存档和办公辅助设施。底层的办公设施通过内部的开敞楼梯与裙房二层的办公区域联接起来。位于北侧的物流展厅可以从办公塔楼大堂和公共服务大厅进入参观。同时在底层的西北角为货车司机提供了便捷的简餐设施
平面图
与工业时尚的外形相比,这座建筑的更大意义在于它是少数获得国家绿色建筑最高级别(三星)认定的高层建筑,也是苏州工业园区里唯一一座获此殊荣的建筑物。根据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经过建筑节能计算,本建筑的全年能耗小于参照建筑的全年能耗,节能率为52.9%。这里简要介绍一下其中的部分绿色建筑技术应用:首先值得一提的全玻璃幕墙办公楼“低能耗”的探索与尝试。物流保税大厦的围护墙体采用65厚膨胀聚苯板,加强处理各热桥部位,传热系数经测算≤0.63W/(m2·K)。玻璃幕墙及玻璃采光罩依据建筑设计要求,不同部位均选用高性能LOW-E玻璃,遮阳系数SC≤0.4,热传导系数≤1.7W/(m2·K),具备高可见透过率与低太阳热辐射透过性。幕墙型材采用断热铝合金框料,并利用幕墙分隔及防火封堵提高整体幕墙的热工性能,使幕墙综合热传导系数控制在2.0W/(m2·K)以下。裙房顶部的玻璃采光罩采用6mm超白半钢化+红黑点夹膜片+6mmLOW-E半钢化+12A+6mm钢化玻璃,提高遮阳系数≤0.31,降低夏季空调能耗。
商检、报关公共空间
在绿色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方面,物流保税大厦的主要措施体现为太阳能集热系统、光导管、太阳能灯具、风光互补路灯等等。举例说来,太阳能集热器设置于裙房屋面,采用真空集热管,集热面积375㎡。集热系统采用强制循环、间接加热方式;热水通过循环泵收集至储热水箱中供厨房使用;辅助热源采用电加热方式。而循环水泵保持在高效区运行,以降低能耗。
玻璃采光罩构造示意
在平衡能源利用方面,物流保税大厦采用冰蓄冷和水蓄热式电锅炉减小用电昼夜峰谷。冰蓄冷的具体技术措施为:空调供冷采用部分负荷冰蓄冷系统,机房内设有双工况螺杆制冷主机二台478RT/301RT(空调工况/制冰工况),冷媒为R134a。设计蓄冷量4810RTH,约占空调设计全日制冷总负荷的34.9%。蓄冰槽释冷温度3.5℃/10.5℃;通过板式换热器产生的冷水温度为:5℃/12℃。制冰系统采用钢盘管内融冰系统;载冷剂采用质量浓度为25%的乙二醇溶液。水蓄热的具体措施为:考虑到苏州市的低谷电力时段为0:00—8:00共8小时,每日夜间的电力低谷时段内,电锅炉蓄热,蓄得的热量存储在蓄热槽中,蓄热时间为8小时。机房内设置有1440kw常压电锅炉2台,出水温度92℃。设计采用2个蓄热槽,每个容积为320立方米,总有效容积为640立方米。蓄热水箱按90℃/55℃设计。通过板式换热器产生的空调热水温度为:60℃/50℃。
此外,2800平方米的屋顶绿化也是绿色亮点之一。在裙房屋顶采用的轻质薄层屋面绿化技术可以减小通常意义上的屋面荷载,同时也有效降低夏季高温时屋面下室内温度1℃~2℃。该楼的屋面保温层采用80厚挤塑聚苯板,传热系数≤0.32W/(m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