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交通流线
商业项目所在区域的交通环境对于商业项目的运营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而交通流线的通畅与否,又是交通环境中的重要指标之一。所谓交通流线是指“由某一地点到达另一地点的线路”,交通流线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交通的便利程度。商业项目的交通流线通常包括货运机动车流线、顾客机动车流线、自行车流线、步行顾客流线等,流线种类多,设计中要求将各流线进行组织,难度确实很大。在对项目交通组织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2.2.1人车分流原则,特别应注意到行人动线不能与车辆动线交错,并以此为原则处理好道路和停车场入口通路之间的相互关系。
2.2.2 过境交通与内部交通分离,即尽量避免内部交通和过境交通的横向交叉,既要保证
城市主干道的通行能力,也要避免过境交通对商业活动造成的干扰。
2.2.3避免为解决交叉口问题而造成车辆过多在商业区内绕行。
3. 商业建筑停车设计
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我们的日常活动越来越依赖从一地到另一地的速度,因此,无论去上班,还是购物,我们都需要开车,否则寸步难行,而且每到一地,我们都需要停车。在办公室、在家、在商店,我们都希望有安全、充足、便利的停车位。停车设施成了我们文化的一部分:写字楼的门面、零售商的卖点、家庭汽车的陈列室以及开发项目的融资条件。对于商业建筑项目而言,停车场地的设计及合理安排关系到消费者的易达性,并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消费者的购物决定。根据停车场在项目区域的不同,这里将其分类为地面停车、地下室停车、屋面停车、楼面停车和独立停车五类。
3.1 地面停车
较早期在城郊结合部或地价较便宜区域从方便大多数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在商场周边区域布置大量的地面停车场位。这种停车的优点是节省投资,但在实际操作中,大面积的停车场消耗了大量可以开发的土地资源,对城市和街道景观也造成了破坏。另外,停车场对环境,尤其是对水资源造成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大。由停车位到建筑物出入口路线较长,且一般为露天,特殊天气会对商业经营活动产生影响。
图八 韩国易买得超市屋面停车场
图九 韩国易买得超市屋面停车场——供行人使用的走廊
3.2地下空间停车
现代化城市空间发展的方向之一是向地下延伸。当前在我国各城市中,由于地下空间具有多方面优点如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扩大城市空间容量,缓解城市交通问题,提高城市中心区的土地使用效益,增加城市绿地,保持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减少城市污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减轻灾害,节约能源等,因此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将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