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发言的是香港城市规划院执行院长孙纪平,他以香港的相关经验为例从产业的角度诠释城市转型。他谈到香港的例子说明经济和产业变化转型与城市转型是互生共进的,同时城市转型也需要相应制度和政策支持。他认为目前许多城市发展是以招商引资推动的,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比较成熟和完善的体系,很多城市以项目代替体系,导致城市产业并没有真正围绕产业核心增长质量。
来自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可持续城市及气候变化高级顾问Samantha Anderson女士,以及瑞士沙夫豪森“亚洲事务特命全权大使”,瑞士沙夫豪森州经济促进和区域开发署署长 Thomas Holenstein分别分享了针对基于人类发展的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最新研究报告,以及沙夫豪森州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可持续发展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每个个体、每个社区、每个社会、每一代人都在构建属于自己历史时代的栖息地,以满足自己独特的生存方式。人们的栖息地是一个多空间组成的连续统一体,包括了公寓、楼宇、社区或城市,以同时满足个人和集体的基本需求。新的时代、新的发展,我们究竟需要怎样一种适应变化的、一种不是传统结构而是具备一定密度和功能多样化的城市环境,一个“超级栖息地”,变成每个人的福祉。全球城市人居实验室主任,西班牙巴塞罗那市政厅首席规划师Vicente Guallart引领论坛进入“人居城市“主题,并为我们带来“重塑中国城市——如何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对主题演讲。
接下来,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交通项目主任刘岱宗从公共交通导向的城市再生角度来阐述城市交通再发展的综合解决方案,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左到右依次:Samantha Anderson 、Thomas Holenstein、Vicente Guallart
另一位演讲者,来自联合国人居署内罗毕城市规划设计实验室负责人,同时也是鹿特丹智慧城市工作室总监的Rogier van den Berg进行了“城市实验室——设计更好的城市未来”的演讲。他提出,通过设计整合各相关利益部门的以项目为基础的城市实验室是探索城市未来的重要途径。联合国人居署总部实验室参与全球40多个城市的规划项目,强调设计与设计流程对城市未来建设的贡献。通过全球人居日与全球城市日推广“所有人的公共空间”与“为共同生活而设计”两大主题。
共享社区发起人,可持续生活实验室主任,2015年协同创新生态设计中心特聘专家牛健讲述他的共享社区实验——整体生活方式的集合实验,体现了个体参与城市改变与实践的崭新能量。他的共享社区实验展现了按生活视角处理问题,一切创新都需要从生活出发的视角。这一协同建房背后的逻辑是:提升现有存在资源的效能,在一个空间内做出增量价值,并且给地球减负——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新经济模式。
上1:Rogier van den Berg 上2:牛健 下:上半场嘉宾合影
国内外演讲者们的先进理念和实践向我们昭示出,我们正在进入一个越来越需要学习与全世界分享人类、环境和地球积累的知识,生产本地生活所需资源的创新时代。那些能够以最少量的资源为周边地区创造价值的城市和地区将成为全球的领军者。我们需要付出共同的努力,在成为超高速联结的零排放大都市的同时,让我们的城市拥有宜人居住的节奏与创新自造的邻里社区,这将是一座许多“慢城市”共存的智慧城市。
在下午的主论坛部分,来自荷兰国家环境评估署署长的Maarten Hajer带来“快与慢的规划——重新思考设计在下一个经济模式中的角色”的重要演讲。他的演讲充满启示,一连串的提问把我们引向对城市未来的深度探索,激发人们在这个充满不确定的时期捕获“下一个经济模式”的真谛。这种不确定性主要是受到“旧模式已经不再适用”这一警示的启发:政府渐渐放弃传统职能,从公共事务中部分退出,将其交由企业和市民,并试图找到他们自己的新角色。在这样充满未知性的时代,通过揭示现有系统的运作原理然后再设计,通过证明新创意联盟能产生与众不同的结果,通过展示空间规划如何把公共空间归还城市,让它充满活力,解决孤独和排斥感,充分利用多元与邻近性,停用化石燃料。这就要求设计能聪明地利用技术,实现闭环,连接各人、各行业、各学科;把小规模与大规模联接起来,促进公共福利增长;这要求适应性设计能预见城市这个永无止境的动态社会。
在接下来的“新文化构建与社会”板块中,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发起人何戍中和北京社科院城市所所长于燕燕女士分别带来“人文关怀、市民社会——城市复兴的压舱势”和“未来社区治理”两段意味深长的演讲。
在”气候、能源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题版块,C40城市气候领导世界城市联盟 东亚区总监刘桐渤先生和欧盟商会建设工作组主席、Progetto CMR公司合伙人&董事总经理Massimo Bagnasco(马晓利)先生,分别分享了C40的正气候社区举措,以及如何建造一座高效率的“慢”城市。刘桐勃在会后的交流中提出:“此次论坛让我感触颇深。城市规划是为人民的,应立法保证城市的规模、规划、布局,有利于低碳和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向瑞士学习对于居民的垃圾排放收费,学习巴塞罗那关于城市空间的共享以及高速公路改造的思想,培养人民对自己城市的责任感。与此同时,城市的传统和文化基因的保护应得到法律支持并构建市民支持的制度。”
左1 Maarten Hajer 右1 何戍中 左2于燕燕 右2刘桐渤 右3 Massimo Bagnas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