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意志与空间实现的三种技法
作者:艾侠     来源:网络

现代主义早期,建筑师把材料视作围合空间的器物,对材料的选择更多的是考虑材料的物理属性以及基于物理属性和功能化要求的空间形式表达;而如今,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倾向于模糊建筑材料的色彩、形状、质地等属性特征,而将其还原为一种不可测定的、戏剧化、媒介化、符号化的价值存在,这在当今建筑结构及传统建筑模式日趋成熟而革新性建筑形式并未到来之时,便是一种高明的、可实现的、可充分考量表现力的建筑创作思路。暂且不过多论述这种创作思路或趋势的存在合理性,但不可争辩地,这是对极端工业化所带来的唯物质性的巨大反思。对于众多的大型公共建筑实践来说,一家综合性设计机构是否形成其独特的主流风格其实并无必要,但其对材料的精心思考及尝试却是值得总结与研究的。本文将通过引用CCDI近年来在材料运用上有较深层次思考的一批实践项目,来具体探讨材料在其所谓物性以外的一种意志情感,并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依次归纳材料运用在空间实现上的常用技法和思路

技法一:针对建筑特殊使用条件,大规模尝试新材料

这里的新材料是与传统材料相对的一个广义的概念,可能这种材料在科学实验室中早就被发明出来,并且在其他领域有了大量的应用,但考虑到其持久性、经济性、可批量生产性、可建筑性等各方面原因而并未在大型建筑领域被批量使用。然而,一旦这种材料被使用到大型公建上时,其物理属性将在功能引导上得到异常放大的非常规效应,同时其表现力也将是戏剧化与宏观视觉震撼的协同效果。在如今建筑内部结构成熟度相对较高的条件下,在大型公共建筑上使用新材料表皮,并且以迎合材料意志的模式创造表皮与结构界面或连接部位,是体现设计价值的最直接途径之一。

北京奥运会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在屋盖和墙体的内外表面均覆以ETFE(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膜材充气枕,单层覆盖面积达30m2 ,是世界上最大的ETFE工程。ETFE是一种无色透明的颗粒状结晶体,由生料挤压成型,是一种典型的非织物类膜材,为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薄膜材料。ETFE最初由美国航天局为太空计划研制开发,在欧洲该项新技术已经被用于建筑的屋顶和立面,大量的工程实例和试验数据证明ETFE与传统建筑围护结构相比具有多项优势:它重量小、寿命长、抗拉伸、延展性好,装配系统较同等透明装配体系更简单、轻盈,透光性好,抗紫外线和化学物质侵袭能力强,自洁性好,属阻燃性材料。而水立方则将这半透明的材质与水的隐喻结合在了一起,建筑师基于Kelvin“泡沫理论产生的设计灵感,利用水的独特微观结构,为方盒子包裹上了一层建筑表皮,上面布满了酷似水分子结构的几何形状。为这层表皮覆盖的ETFE 透明膜赋予了建筑冰晶状的外貌,使其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感受,轮廓和外观因此变得柔和。另外,建筑师还在游泳中心接近屋顶的地方设计了一个允许人们亲手触碰ETFE气泡的空间——泡泡吧,在这里,ETFE形成了极具戏剧性的内部空间,材质成为了空间塑造的源动力。


国家游泳中心-2-通过表面覆盖的ETFE透明膜,赋予了建筑冰晶状的外貌


国家游泳中心-4-表皮钢结构节点图

1 [2] [3] [4] [5] [6
理论分析
资讯推荐
专题推荐
观点推荐
机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