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围合的本质
从广义的角度进行推论,反对围合空间的本质是建立空间的关联性。空间句法和“反规划”理论的核心途径——景观安全格局,分别表达了空间与社会及空间与自然的内在关联性。
在解读空间本质的基础上,空间句法理论建立了研究空间——社会关系的理论和方法。1984年,比尔•希利尔和朱丽安•汉森出版了《空间的社会逻辑》一书。把空间带入了社会学研究的中心位置。希利尔和汉森认为许多社会学家在研究社会问题时,由于忽略了空间的问题使很多社会问题在本质上没有得到解决。希利尔和汉森把空间问题作为研究社会问题的核心,并建立了空间与社会的逻辑关系。
首先,空间具有内在的社会性。空间在形成时带有社会的内容和信息。希利尔和汉森指出:事物的存在是因为事物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具有相对稳定的关系,虽然个体的活动是随机的,但是它们的总体关系是相对稳定的。但社会组织中什么是相对稳定的因素呢?既不是个体本身,又不是个体之间的交流,而是让交流得以发生的某些关系模式。这些关系模式表现为不同的社会形式,如生产的形式或社会机构的形式等等。希利尔和汉森认为,空间同样也是一种具有社会性的关系模式,并用来产生和限制人们的交流。从这个意义上讲,空间的形成就具有了社会性的因素。也就是说,空间具有内在的社会性。
同样,社会具有内在的空间性。希利尔和汉森试图从空间的角度去研究社会和空间的关系。认为社会以空间的形式存在,并且空间包含了社会的多种形态。这种空间的社会多态性包括空间的物理形式、空间的结构序列、以及社会赋予空间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的发展也蕴含了空间的因素在里面,因此也说明社会具有内在的空间性。
空间句法揭示了空间的社会性,但并没有涉及到空间的自然性。
景观安全格局理论则表达了空间与自然的内在关联。并且与空间句法具有同构性,也即,将空间句法中的关键词汇“社会”置换成“自然”,是完全成立的。
对空间的内在自然性而言,空间形成时同样带有自然的内容和信息。景观空间中的生态斑块作为个体的活动是随机的,但是它们的总体关系是相对稳定的。在自然和生态系统中,具有稳定因素的同样也不是生态斑块和单个斑块与斑块之间的交流(循环),而是让交流(循环)得以发生的关系性模式,这些关系模式通常表现为廊道和基质,而空间同样也是一种具有自然性的关系模式,用来产生和限制斑块之间的交流。景观安全格局便是这种稳定的空间模式。因此,空间的形成具有自然性的因素,空间具有内在的自然性。
同样,自然也具有内在的空间性,即自然以空间的形式存在,并且空间中包含了自然的多种形态。这种多态性包括:城市的扩张,物种的空间运动,水和风的流动,灾害过程的扩散等。自然的构成蕴含了空间的因素在里面,自然具有内在的空间性。
这种内在空间性为景观格局,而景观安全格局则是通过克服空间阻力来实现对景观的控制和覆盖。俞孔坚提出,要有效的实现景观控制和覆盖,必须占领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性的空间位置,还有空间位置之间的联系。这种战略位置和联系所形成的格局便是景观安全格局,它们对维护和控制生态过程有着异常重要的意义。而这种联系即空间句法中的空间的组构,存在于各个局部之间并能够形成整体的关联。
自组织理论
空间的关联性遵循了自组织理论。
空间句法通过揭示人类活动和功能的社会性关联,从而帮助人们理解自组织机制在建筑物和城市中的作用。希利尔指出,尽管大部分生物是经过无数代进化的历程“自下而上”地创造出来的,但城市是如何演变成为富有生机而且秩序俨然的系统仍然是一个未知数。通过诠释自组织原理,空间句法开创了城市设计的新天地,也就是依照城市自然的自组织过程进行设计,而不是违背这种自组织过程。它也提出了一种新的模拟城市的方法。传统的城市模型常常建立在人类感知和行为简单化的假设之上,这样它就忽视了空间网络的几何特征和拓扑关系对于动态的城市生活的作用。于是,这种模型既不能用于设计实践,也不能用于体验城市。空间句法把科学的检验现象的方法结合在模型之中,也注重模拟城市的“真实空间”的结构,因此它搭建了城市人文研究和城市科学研究的桥梁。(Hillier,2005)
景观安全格局则通过揭示景观过程和多态性空间之间的关联,表达了自组织机制在自然过程中的作用,并将自然的自组织过程作为景观安全格局的依据。通过诠释自组织原理,景观安全格局依照自然的自组织过程进行设计,而不是违背这种自组织过程。景观安全格局同样强调生态空间网络对于动态的景观过程的作用,并运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模拟自然的“真实空间”的结构,把科学的检验现象的方法结合在模型之中。
结语
空间以抽象的状态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之中,同样也作为一种可以度量的“物质”被人们描述。
空间供人们使用的同时,同时也在供自然和自然中所有的生物使用,就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一面是表达着社会性,而另一面则体现着自然性。
如何探寻空间的奥妙,并使之成为一种主体,是一个漫长的历程。而反围合仅仅是一个开始,社会性和自然性的关联最终将走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