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国图书馆建筑文化简述
作者:李明华     来源:网络

浙江图书馆大学路馆舍为使用浙江省军政府都督汤寿潜遗捐所建,1928年择定前武备学堂操场为馆址,1929年元旦奠基,19313月竣工,1932年正式开放。这是一座相当有特色的图书馆,建筑面积1912㎡,平面呈字形,主楼3层,上为阅览室,底层为半地下室,后部书库分为4层。现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

北京图书馆后定址于北海西侧文津街,建于1931年,建筑面积8000㎡,为宫殿式仿木结构钢筋混凝土建筑,庑殿式屋顶上覆绿琉璃瓦。进馆有大片绿化和一对华表。建筑格局对称,读者入口前设平台,有汉白玉栏杆,古色古香。建筑为工字形平面,前部地上2层地下1层,为读者使用的阅览室,房顶藻井、梁枋均外髹墨绿色彩画。借书处设在2楼,通过数十米长的取书通道连接后部书库。书库3层,叠架式结构,钢制挂斗书架。叠架式书库上下有孔洞连通,顶部有机械排风设备。书库内设有链式送书机械,竖向连通各层,并在水平方向延伸到借书台。北京图书馆的布局对中国图书馆建筑产生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影响。[15

1936年建成的武汉大学图书馆是别具特色的,其中央是八角形的阅览大厅,空间高大无柱,设240座位,侧墙和后墙大片高窗采光。书库、采编部门和行政办公室分设于阅览大厅的四角及后部。其绿色琉璃瓦大屋顶在珞珈山校园内显示出特别的光彩。[16

这一时期建造的图书馆建筑的共同特点是将藏书、阅览、借书和办公用房明确分区,适应了中国近代图书馆的要求,实行闭架管理、藏阅分开。此种源于欧美的形制对中国图书馆建筑的影响了是很深远的。

鲍家声认为从20世纪20年代起中国真正开始按欧美近代设计模式设计建造了一批近代图书馆,而具有里程碑意义和代表性的有3座图书馆:原清华学堂图书馆、原东南大学孟芳图书馆、北京图书馆旧馆。[17 

日本侵华对中国图书馆建筑文化造成极大的摧残,许多图书馆被毁坏,长时间内的没有新图书馆建造。1924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所建的东方图书馆,在1932一二八事变中被日军炸毁,馆内所藏原涵芬楼古籍除移藏在银行保险库的5000册外,连同东方图书馆的一般藏书共46万余册全部化为灰烬。这是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之一端。日军还炸毁了建于1927年的南开大学木斋图书馆,以及其他许多大小图书馆,实在是罄竹难书。日帝侵占中国东北后,曾在大连等地建有满铁图书馆,用以搜集中国的情报,罪行累累。

抗日战争期间,南京的中央图书馆西迁重庆,并于194081日正式成立,并建造了罗斯福图书馆,后此建筑一直由重庆图书馆使用。

在云南昆明也由于大批文教单位的内迁而建造了一些图书馆。西南联合大学图书馆是云南第一座独立专用的图书馆,建筑面积500㎡,条件相当简陋。[18]另一记载说:西南联大于1939年在昆明大西门外建新校舍,图书馆新建大阅览室,可容600人,书库可藏图书5万册。[19]由云南省主席龙云捐赠部分资金建设的昆明图书馆于1942年落成,是昆明地区首座专门意义上的图书馆建筑,中西合璧,设备完善,座落在庭园之中。[18

杜定友先生著有《科学的图书馆建筑法》,广州印行,出版年不详。

4. 解放初期至70年代中国的图书馆建筑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举,财力有限。1956年提出向科学进军,后遇三年困难时期,不久又陷于文化大革命混乱之中。就全国而言,这30年间新图书馆建筑数量不多。

吕樾主编《图书馆建筑设计》下篇图书馆建筑实录,均为这一时期建造的,共有27所,其中省市区公共图书馆有6所,高校图书馆有15所,另有中央党校、机关图书馆、民族文化宫图书馆、科学研究所图书馆等6所。[20]鲍家声主编《图书馆建筑》第二部分为图书馆实例图录, 除与上述《图书馆建筑设计》中的实录重复者外,尚有公共图书馆5所,高校图书馆15所,专业图书馆1所。[21

以上实例大致反映了当时中国图书馆建筑的水平,也可看出建筑格局的变化。

1)当时的图书馆建筑一般规模都不大。北京海淀区图书馆建筑面对仅720㎡。规模最大的公共图书馆黑龙江省图书馆11000㎡,1960年的建成使用40年后完成了历史使命。

2)建筑都不高,大多主体部分为3-4层,同济大学图书馆为2层。阅览室与书库的高度比以21的居多,也有32的,还有完全错层的,阅览室与书库联系均不大方便。

3)图书馆都是按闭架管理设计的,阅览、藏书、外借、内部业务4部分截然分开,大部分采取阅览在前、书库在后,外借出纳居于其间的布局,或书库居于中心部位。

4)平面多为、工、山、出、田或□□、曰形,形态简单,缺少变化。各部分功能固定,难以灵活调整使用。

5)苏州医学院图书馆、南京医学院图书馆采取字形布局, 南京铁道医学院图书馆矩形平面布局,哈尔滨师范学院图书馆矩形块状整体布局,都是突破传统的有益探索。

5)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图书馆建筑面积525㎡,是一座专用的图书馆建筑,与研究所大楼相连,在大阅览室内设有开架的夹层书库,研究人员可自由进入选阅。

6)建筑都注重当前的实用性,缺之长这考虑,尽量降低投资的要求往往造成许多问题,很多图书馆使用不久就感到空间紧张、书库饱和,阅览座位不够。

7)图书馆内部的设备都较简陋。许多地方只要求有一座专用馆舍,有就比没有强,不求更多,难以考虑为读者阅览和馆员工作提供更好的条件,以后应用新技术更是困难重重。

8)建筑造型呆板,相互雷同,缺乏个性,内部更少装饰美化。

这一时期引人注目的是1975年落成的北京大学图书馆,建筑面积24000㎡,当时为全国最大的高校图书馆,也是解放后30年间全国最大的图书馆建筑。正门朝东,上有邓小平题写的馆名,馆前广场上有巨型毛泽东塑像。立面造型简单,形体方正,布局紧凑,注重实用。平面为字型,内有2个大天井,西面留有扩建书库的位置。东、南、北三面阅览部分为4层,书库居中为10层,书库2层的高度等于阅览室1层。东入口门厅北侧设贵宾接待室,与馆长室相邻,门厅南侧有展览室,楼梯旁设有电梯1座,向里即为查目、外借,当时按闭架管理设计,目录厅和出纳台居中心位置。读者主要入口实际为南门,入馆后从内廊或上楼梯后通过内廊走向各阅览室或外借处。采编部在底层西南,与书库联系紧密。书库内靠近出纳台位置有升降电梯。不足之处是当时没有安排报告厅等用于学术交流的空间。

缺少对图书馆建筑的研究探讨及对外交流,30年间中国图书馆建筑文化处于沉闷时期。

在此后期,发生了一件对中国图书馆建筑文化颇有长远影响的事。1975年南京工学院建筑系教师鲍家声带领毕业班的一个小组进行毕业设计,完成了2项图书馆设计工程。并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总结编写了图书馆建筑设计专题报告国内图书馆建筑实例图集,进行内部交流。后鲍家声编写成《图书馆建筑设计》一书,于1977年铅印成册,内部发行。 以此为开端,东南大学建筑系和鲍家声教授对图书馆建筑设计持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12 [3] [4
图书馆理论分析
资讯推荐
专题推荐
观点推荐
机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