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申报资料(HVAC相关)。
1、节能与能源利用:①建筑节能设计文件(含节能计算书、图纸、说明书);②集中采暖与空调系统竣工图和设计说明书;③可再生能源的设计文件及图纸;④节能工程施工验收报告。2、室内环境质量:①室内空气质量、声光热环境测试报告、新风量测试报告;②外围护结构结点构造图和热工计算书。3、运营管理:①物业管理公司有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管理文件;② 智能化系统验收报告:③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3.1.4条要求:申请评价方应按本标准的有关要求,对规划、设计与施工阶段进行过程控制,并提交相关文档。这里表述了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过程控制,而对其建筑的评价则是其投入使用1年后进行。
美国LEED 申请程序的侧重点很明确要求在建筑全寿命初期就要提出申请,并在全过程中进行跟踪和沟通了解,直到一些必要的测定和运行调试,在这期间是一个连续的跟踪和调整过程。这一点应值得关注,而且LEED推出的2009年新版本,比原有版本标准有了较大地变化,增加并重新科学地分配得分点也同样值得关注(从原有69分值变为110分值)。
在执行和实践《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过程中,4_3.12条、5.3.12条的执行较为困难。两条中都提到非传统水源利用率的问题,对商业、住宅、公建等不同建筑类型提出不低于25%、30%、40%的要求。由于中水一再生水的利用对一个单体建筑来讲是很难完成的,尤其目前中国的技术设备水平相对滞后,加之资金投入的合理性,使这两个条款在设计执行中成为难点。一个建筑作为一个单体进行申报时,很难达到再生水使用率的要求。相反,LEED标准在这方面的要求则相对宽松。
2. 两种标准对中国的适用性
同为国内市场上现行的主流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美国舶来品LEED标准与中国建筑三星认证标准,谁才能成为中国绿建的真正标签?
目前在中国大陆,超过99%的高品质绿色建筑都是由美国LEED进行认证的,中国已经成为LEED认证的全球第二大国,仅次于美国。而中国的绿色建筑三星认证则“因为相关立法的缺位和可操作性缺乏,尚未广泛推行”。近年来LEED在我国房地产市场掀起了一股认证热潮,并对2006年开始实施的本土化标准——绿标的推广形成冲击。而与此同时,许多业内专家却对LEED标准本身及其商业化过强产生了质疑。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注册申请LEED认证的项目已逾300个,实际获得认证的项目共71个。从首个非示范项目招商地产泰格公寓到被誉为“世界建筑奇迹”的当代MOMA,从万科大梅沙总部到刚竣工的“京城第一高楼”国贸三期,LEED的影响力涵盖了众多知名建筑与知名房企。
尽管备受质疑,LEED成功的市场化运作却已是不争的事实。而自2006年开始正式实施的本土化《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仍在审慎中前行。原建设部推出了标识管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及《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真正意义上填补了我国绿色建筑评价的历史空白。依据这套评价体系,达标建筑将分别获得一星、二星、三星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
与LEED着眼于美国5%的先锋建筑不同,绿标致力于绿色建筑的普及应用。因此,为了提高可操作性,激发企业积极性,一星标准门槛很低,只要项目严格按照国家强制性标准实施,注重合理性,便可达到。
与LEED最终认证相比,绿标操作性应该更强,但与目前普遍了解的LEED预认证相比,我们的认证难度较大。一方面,在条目评定的基础上,还要由专家组进行合理性分析;另一方面,认证程序包含规划设计与实际运行两个阶段,只有实际运行满一年且各项数据达标,才能正式通过认证。正因如此,绿标的市场优势不如LEED。2008年以来,依托各级主管部门的示范推广,全国仅有60个项目获得了绿标认证(包括57个绿标设计认证和3个最终认证。
绿色建筑的精髓在于“因地制宜”,一个大洋彼岸的非官方标准,能否通用于我国量大面广的建设项目,究竟谁更适合中国的绿色建筑?这是不少企业面临的两难选择:一面是尽管费用昂贵但普遍认为操作简单、附加值明显的“国际标准”,一面是虽然花费不大但却必须实打实干、还要推后“成果”享受的“本土化标准”,谁才是中国绿建标签?
绿色建筑本质上就是气候适应性建筑。”绿色建筑的精髓就在于“因地制宜”。基于这一考量,不少业内人士认为,LEED基于美国本土气候、地理、土地等条件,相比之下,绿标更适合中国国情。而居住习惯的不同,也可能使“洋标签”变得有些“画蛇添足”。为了保证恒温恒湿,整个庞大建筑终年门窗紧闭,即使是在春秋两季气候宜人的时节。这并不符合中国老百姓开窗通风的居住习惯,更重要的是,与我国其他普通住宅相比,其能耗之大、浪费之巨,可想而知。中国的标准还需要依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本土化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