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综合体:几种典型范式的演变研究
作者:CCDI     来源:网络

    综合体模式的重见天日,得益于1939年建成的洛克菲勒中心( Rockefeller Center)。这是位于美国纽约州纽约市第五大道的一组由四座摩天大楼组成的复合设施(设计者为Raymond M. Hood),四座大楼底层相通,通过地下通道协调步行与车行关系;丰富的零售出租空间和公共空间,创造出一个复杂的、多样化的“城中之城”。洛克菲勒中心证明了城市生活的紧凑关联、不同功能之间的相互依赖,预示着城市综合体的新一轮发展。

    1950年代,著名的建筑研究小组TEAM10率先拒绝《雅典宪章》所描绘的城市图景,转而投入到现有城市及其复杂社会网络的研究之中。他们开始研究两个手法:一,如何连接一组建筑群;二,在建筑群之中引入城市街道和公共空间,这些成果直接导致了后来五十年的综合体模式。

    20世纪60年代的一系列“大型开发计划”项目,显现出从市中心以商业为基础的形态,转向开发新区潜力,并以居住为首要功能、强调建筑对环境的开放性的建筑集群。这一时期大约46%的混合项目包含居住功能。典型案例为美国华盛顿水门中心(Watergate complex),它始建于1967年,包括有三栋住宅楼、两栋办公楼和水门酒店。1972年的水门事件使这座综合体名声大噪。

     然而,20世纪70年代的风头陡转,随着“国际范式”(International Style)的流行,综合体的建筑尺度开始增大,居住功能不再得到重视,空间更为封闭和内向。这一时期只有19%的混合开发项目包含居住功能。纽约世贸中心(World Trade Center)是典型的大尺度、不可居住的建设案例。

     20世纪80年代的“后现代混合模式”:开发重点从新区转移回老城区,项目总建筑面积在减小,小尺度的城市空间得到重视,居住功能重新回归开发重点,并引入对老建筑的修复、改建、重新利用。其理论背景是雅各布斯的著作《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所反映的一个改良的侧面。这一时期大约49%的混合项目包含居住功能。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之后,“主街模式”和“CBD模式”开始流行,综合体的设计出现从建筑建造向城市场所的思维转变,更加注重城市环境整体贡献。但是在对居住功能的考虑上,似乎重新削减到70年代的比重。

    回顾上述历史可知,城市四大基本功能(居住、工作、休闲、交通)是相互补充、相互依赖、共同生长的,任何一两项功能的强势都会产生不平衡,带来严重的城市疾病。基于这样的理论,我们意识到,应该特别注意研究居住功能对其他功能的平衡作用。在下文分析的一批案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新旧范式的关联和演变。

三、范式研究:综合体设计实例分析

    回到“HOPSCA”这个不太学术的名词,其实在当代都市综合体项目中,“C”(会展)的作用正在减弱,而“P”的指代则存在争议:是停车(Parking)还是公共空间(Public)?我们认为两者皆重要,但都不是构成主营业态的成分。于是,对综合体的研究,暂可精简为对剩下四种业态(H、O、S、A)的研究。

   

   首先,以商业为核心的开发模式成为综合体“第一范式”。早期的城市综合体也常以“商业综合体”代称,在我们看来,这是郊区大型购物集群(Mall)在在城市中心地带的回归。以益田假日广场为例,开发的第一要素在于商业形象的打造,设计处处体现出对商业空间的考虑:建筑师在基地南侧设计了一个下沉式广场。该下沉广场与地下二层的商场相接,人们可以通过室外台阶、电梯和楼梯等多种方式到达广场,为市民提供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休闲和购物场所。


益田假日广场全景


益田假日广场商业顶部休憩平台


益田假日广场总平面图

[12 [3] [4] [5] [6] [7
前期策划
资讯推荐
专题推荐
观点推荐
机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