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综合体:几种典型范式的演变研究
作者:CCDI     来源:网络

四、人居回归:综合体开发的新范式    

    从城市空间的“叠合”,到城市资源的“整合”,再到城市环境的“融合”,综合体的意义在于城市空间的“人本回归”。这里,我们发现一种新的范式,即以居住功能为核心开发要素的“第四范式”,这是近年来中国城市综合体开发中非常值得注意的现象——混合开发的手段和目的在于最终让人们在夜晚聚居于此而非全然离开,至于商业部分则依然保持着城市场所的各项特征。举例说来,苏宁集团投入巨资开发、CCDI和AEDAS联合设计打造的徐州彭城广场,综合体完全以公共建筑的形态出现,


徐州苏宁彭城广场 鸟瞰透视

椭圆形平面的设计可展现动态、活泼的空间特质,但实际上43%的建筑面积为居住功能。而我们近期设计的呼和浩特海亮广场,


呼和浩特海亮广场 鸟瞰透视

这一比例竟提升到60%。尽管居住的比重很大,但却十分突出与其他各个功能的互补与联系:徐州彭城广场的居住功能完全设置于商业功能上方,二层以上裙房围绕下沉式广场,形成项目中心的一个特色空间。层层退台的设计,保障了视觉上的层次感和居住空间的私密需求。

 回看中国城市化十年来的历程,过分强调城市商业和CBD的开发是一个很大的误区,作为一种平衡,后来综合体中大量出现高档酒店的开业运营,但是,城市归根结底是“人”的城市,仅以入住酒店的方式并不能真正形成“人”的氛围,真正的高品质综合体是得有人在此栖居。举个反例说,北京东三环CBD的财富中心综合体正在上演一出“夜晚空城计”:白天大量人流汇聚此处工作,傍晚大量离散,造成地面交通核地铁运营的两次超负荷,而到了夜晚,除去少量酒店住客,街上和楼里空旷无人,完全失去了“综合体”应有的活力。     

    最后再看建设之中的上海洛克菲勒外滩源【图】。外滩是商业繁华的象征,但是在夜晚十一点过后,外滩又有几盏灯真正亮着?又有几户人家居于此地?洛克菲勒外滩源的开发目标是形成规模化的高雅文化与时尚生活的中心,整体工程包括历史建筑的修缮改造及部分新建建筑的设计建造。开发单位已经意识到,只有扩大居住的分量,才能真正重塑黄浦江和苏州河水岸的城市魅力,在陆家嘴地区和外滩地区之间建立一种协调呼应、平衡发展的城市关系。于是在新建部分,居住的比重随着方案的修改深化而不断加大。但愿这是一次成功的人居回归的综合体实例,成为未来更多类似案例的“范式”指引。

[1] [2] [3] [4] [56 [7
前期策划
资讯推荐
专题推荐
观点推荐
机构推荐